欢迎访问西安十进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建成主权网络
——兼谈电信竞争
互联网(Internet)是美国的,我国每年要向美国交互联网接入费,数额巨大,还要遵守美国加州的法律,下一代互联网(IPv6)依然是美国主导的,我国要再向美国交一份接入费。我国想从互联网上谋取网络主权,无异于与虎谋皮。未来十五年,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等支持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关信息化、智能化的重大发展规划,如果在非主权网络上实施,依然改变不了受制于人的局面。美国“清网计划”执行完毕后,对中国停服断网,把中国变成网络孤岛,禁止任何国家与中国进行网络连接,是做得出来的。
主权网络是自主可控的公众计算机网络,可以全社会享用。现在我国有一张面向公众而设计、建设的自主可控网络,名叫新一代互联网(IPv9),但是它缺内容少用户,最关键的是几乎没有哪个家庭可以够得着这张网,所以新一代互联网(IPv9)还不是公众计算机网。没有公众用户,自然吸引不了大型的信息内容平台;没有信息内容平台,哪个公众用户会离开互联网而在新一代互联网(IPv9)上滞留?即使现在授予新一代互联网(IPv9)商业运营许可,它独立发展成一个用户和信息都丰满的公众计算机网也绝非朝夕之功,很可能因无法与互联网竞争而中途夭折。
还有一项进退两难的事儿,那就是国家推动多年的电信竞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政府命令网络提速降费达六年之久,何时休?能休吗?不能。因为用户选择越充分,商家竞争就越彻底,而当前,用户对网络的选择权还不够充分。
现在,我提出一招儿解决彻底电信竞争和建成主权网络这两个问题的方案,那就是让用户动态选择网络。
所谓用户动态选择网络,就是任何用户都可以可以随时随地切换到其中意的任何计算机网络。具体而言就是任何用户随时都可以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广电所接入的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IPv6)和新一代互联网(IPv9)之间无障碍地一键切换,任意出入、来回穿梭,而且只花一份钱。这样,互联网上的用户和内容就都可以平滑过渡到新一代互联网(IPv9)——主权网络。用户动态选择网络在技术上可行,商业上照顾了各方利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初步得到实施和验证。现在需要在网络提速降费行政命令的基础上,深化接入网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增设试点,然后再向全国推广,进而实现网络提速降费市场化,让用户顺理成章地动态选择网络。
接入网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中央深改办牵头,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民政部、国资委、商务部、外交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广电等企事业单位和相关大型信息平台、民营企业等方面的配合。
要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建设北斗系统的成功经验来建成主权网络。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本着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施行接入网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彻底实现电信竞争
1.确保业主对住宅小区通信线路的所有权。以《物权法》颁布的2007年为界,对2007年后建设的居民住宅小区,明确业主拥有住宅小区建筑规划红线以内的所有信息基础设施的所有权;2007年以前建设的居民住宅小区,能明确业主所有权的则还给其所有权;不能明确界定所有权的,也要明确业主现在必须拥有充分的使用权。如果现实中难以执行的话,可以《光纤到户》国家强制标准的2013年为界。
2.修订《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让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权力只到达住宅小区的设备间。这样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行业,接入网络服务业。当住宅小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办理完毕所有权(或使用权)归业主后,基础电信运营商不再适宜运营维护住宅小区的网络,住宅小区的网络应该由业委会这类的机构聘用第三方专业机构(接入网络服务业)来维护改造和升级。基础电信运营商以往对接入网络维护费用的支出转为对接入网络服务业的支付。
3.保障用户动态选择网络的权利。直到今天,由于“网络以垄断用户谋利”这种传统理念作祟,各地还在枉顾工信部的三令五申,上演各种形式的垄断计算机网络用户的闹剧,千方百计地限制用户的选择网络权利,小到物业公司,大至四大电信运营商无不如此,例如专用上网的猫,资费捆绑等。此风刹不住,则用户动态选择网络的前景堪忧。工信部、住建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根据《民法典》梳理、废除这些公司的所有不合理商业条款和各种暗度陈仓的办法。
以上这三点基本可以确保用户能够拥有和使用动态选择网络的权利,特别是对互联网和新一代互联网(IPv9)这两个网络空间的动态选择的权利,从而引发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强烈的危机感,彻底激发其竞争潜能,创造新的高质量服务项目。如果把IPv6网络作为一种中美外交的筹码,不妨让用户也可以动态访问IPv6网络。
第二,建成主权网络
解决新一代互联网(IPv9)的用户和信息平台互相死锁的问题,使其成为我国的主权网络。
1.确保新一代互联网(IPv9)的骨干网与中国互联网交换中心连接,实行网间结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广电作为传输网络,要支持用户接入新一代互联网(IPv9)。
2.信息内容平台的容错服务器连接新一代互联网(IPv9)。
3.授予新一代互联网(IPv9)商业运营许可。
在接入网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这三点能够确保建成主权网络。互联网的用户就是主权网络的用户,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平台就是主权网络的信息内容平台。主权网络无需再建设城域网,用户很快就可以在互联网和主权网络这两个网络空间自由穿梭。
信息内容平台的容错服务器一定是与其主服务器不同的某个骨干网连接,把这个连接改到主权网络的骨干网就是了。这不会让其付出过多的代价,甚至因为主权网络还有可能便宜些而让信息内容平台降低成本。
这样,互联网上的用户和内容几秒钟就可以全部容纳到主权网络上来,一旦进入战争时期,信息保卫战几秒钟就获胜了;和平时期,主权网络的国际出入口实行双向结算 ,甚至,不等美国对我进行互联网的停服断网,我就可以随时主动断网。
为昭示主权网络,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率先使用主权网络。政府内网使用IPv9协议替代IPv4协议,政府外网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平台连接到主权网络,带动社会上的信息平台移入到主权网络。
第三,向下兼容,形成新的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1.IPv9协议可以兼容IPv4协议和IPv6协议,所以可以在新一代互联网(IPv9)上保留互联网以往的一切成果。
2.围绕IPv9协议而生产的设备会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围绕新一代互联网(IPv9)的运营管理和应用管理也会产生新的计费系统、管理系统等软件类产品。
3.同时,以IPv9协议为基础的ISO未来网络将在各国形成类似于电话网络那样的主权平等的网络,所以我们围绕IPv9的软硬件产品就相当于先行一步而获得比较优势,形成压倒性出口。
第四,过渡政策。从现在开始,由互联网向新一代互联网(IPv9)过渡,许多用户还是无法立刻接入到新一代互联网(IPv9),无法直接体验到其成长为主权网络的美妙。那么,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让用户穿过互联网领略新一代互联网(IPv9)的成长过程。方法是在互联网的用户终端上设置该终端的备用DNS服务器地址,指向IPv9,使所有浏览器将含有“.chn”为后缀的域名转入到新一代互联网(IPv9)中去解析。
第五,为新的网络诞生创造条件。当我们在国内成功实现用户动态选择网络后,任何新型的网络结构和协议都有可能被用户选择到,那么不仅我国自己,各国的网络创新都将愿意以我国为基地进行试验,创造新型网络。这将激发我国更大的创新潜力,促进更深刻的国际交流,开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途径,让我国用户先行享受信息社会最先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