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国内一家“独大”的网约车“滴滴出行”一连曝出引全国人关注的两大消息:在美国上市和在国内“滴滴出行”App下架。
6月10日(北京时间),我国第一部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公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6月10日(美国时间),滴滴正式向美国证券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计划以DIDI为股票代码,申请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还是就想避开此法生效之前,弄成既成事实?北京时间6月30日晚(美东时间6月30日早),正当国内各大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都在聚焦首都,喜迎百年华诞,全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时。滴滴的股票在纽交所开始交易了。从大环境来说,此时,也正是中美斗争最为激烈和敏感时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滴滴却投向了美国。二是低调的令人“窒息”。别的公司上市都非常高调,又是敲钟又是开新闻发布会又是邀请全球媒体宣传,都恨不得抢占所有媒体头条和热搜榜。而滴滴上市则极为低调,以上内容全省了,甚至连最基本的敲钟仪式都免了,“在美国上市”如此大的事儿,公司管理层和投资人连朋友圈都没发。保密工作真的是做得“杠杠”的。滴滴为什么一反常规,为什么这么保密?不更是让人感到“诡异”吗?7月2日,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国家网信办的公告还说,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停止了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功能。大家注意这个用词“防范风险扩大”,不是说有没有风险的问题,而是证实已经有了风险,只是防范风险再扩大的问题7月4日,审查结果出来了,说是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并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凡经常打滴滴的个人,在滴滴平台,你基本是“透明”的,按照滴滴的《个人信息保护及隐私政策》,其中定义的个人信息范围大到令人不寒而栗:包括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面部识别特征等等。你若用滴滴下载其APP,就必须如实填写并同意这个隐私策略。一旦同意,滴滴就可以在你的授权之后,理直气壮地收集你的一切信息。你如果是个经常打滴滴的人,你的一切足迹尽在其掌握之中,他们可比你的老婆还了解你。比如下班后,你去了哪家饭店?这个地方是不是你常来的?饭后又去了哪个歌厅等?和谁一起去的等这些情况,你老婆不一定知道,但是滴滴就能知道。滴滴不仅监控了你的电话还在车内安装了桔视记录仪,分为内外摄像头,可以分别监控车辆前方路况和车内情况。在这种被全面监控的情况下,你还有什么不“透明”的?还有什么隐私可言!有人可能会说,我不做违法的事,都是光明正大的行动,他们知道又有什么用?个人信息并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因为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进行专业分析,那就会影响到国家安全。举个例子:张某某在某密级极高的科研单位工作,在每周自家车限行日那天,通常是打滴滴上下班,这样以来,经过大数据分析,对方就会判断出他可能是涉密人员。这样的话,他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行动轨迹等尽在其掌握之中。再设想一下,滴滴已经在美国上市,此信息一旦泄露给对方情报部门,接近或拿下张某某是不是很容易?张某某是不是已经处于很危险之中了?这是不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另外,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你个人信息不值钱,但是数亿人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宝藏,也可以成为某些国家获取中国情报的重要途径。甚至还可以研判中国的大政方针、重大措施。比如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就曾经联合滴滴媒体研究院,基于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得出了各部委的流量。



假如大数据显示:某一段时间,军委某大楼突然车流量增加,加班人员增多,这种异常情况就会立即引起对方情报部门的注意,这是不是自然就成为给敌人提供预警的信号呢?接下来,对方就会动用各种手段进一步获取情报,以印证他们的判断。
没有在美国上市,国内数据被禁止出境,也在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危害可能还没那么大。但是在美国上市之后,性质就变了。2020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外资公司问责法》。不光要求公司不受中国政府控制,还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机密信息,同时美国政府还要审核。公司一旦在美国上市,就需要严格遵守美国所有制裁和实体清单制度,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此企业已经变成美国的“情报中转站”了。滴滴赴美上市,相当于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对中国大数据分析的“投名状”。美国人既可以通过官方审查,要求滴滴提供数据,也可以通过情报人员渗透,或者通过滴滴采购特种设备,秘密窃取数据。有消息显示:滴滴有个独立董事,叫Adrian Perica,从2016年6月30日起担任滴滴出行独立董事,根据披露,此人在西点军校毕业,前美国军官,曾是美国陆军的一名军官!


这恐怕也是滴滴不敢到国内上市的重要原因,要是在国内上市,董事得提供简历给券商、会计师、律师,并发表是否符合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还需要提供名下所有银行卡资金流水,这一套搞下来,他是否接受美国军方资助、是否为CIA的人,基本就暴露在中国人面前了。滴滴拥有最核心的地理(道路)数据,如果在叠加卫星高清图片,再用各种软件构图,整个中国的地理数据、场景就完全出来了,毫无疑问,滴滴拥有中国最最核心的数据,这个数据绝对关系国家安全。但是,拥有这个核心数据的企业,竟然由前美国军官来担任独立董事!他这个独立董事可不是中国的负责拍掌举手同意的独立董事,他这个角色拥有很强大的话语权,而且,此人在苹果也是担任监督硬件、软件和服务领域的职责,驾轻就熟。2016年6月30日担任独立董事到现在已经整整5年了,这五年里,这个美国军官从滴滴里面获得了多少敏感数据?

滴滴与Uber是在2016年8月合并,合并时间点与美国军官入驻基本同时,回头看,就是美国开出了一个条件,滴滴为了巩固自身出行市场第一的地位就把国家利益给卖了!有人又说了,这个只是独立董事,没什么影响力,但是根据美国纳斯达克相关的规定来看,独立董事也是董事,董事就必须依照其规定享有知情权,只不过独立董事比较“独立”而已。

滴滴除了收集个人信息和数据,还收集中国道路的实景信息。每一个挂靠到滴滴旗下汽车,都在义务地为滴滴收集道路以及街景信息。必须指出的是,在中美冲突已经白热化背景下,像滴滴这么一个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并掌握着大数据的公司,不在香港或沪深上市,却到美国上市,就算没有官方公布的上述原因,在当前这个高度敏感的时间,也是令国人和政府难以容忍的。再一个,我们知道,那些在美国上市的中资概念股公司,其市场营收与利润来源大多集中在中国内地,看一下这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就知道,它们在中国内地的营收与利润占比普遍超过9成以上,包括滴滴。那么这些公司在美国上市,就等于通过资本分红机制,把从中国市场获得的利润,转移到了外国投资者手中,这非常不利于国内财富积累与二次分配。事实上很多年前,就有人指出这个问题,对很多中资公司在内地凭借垄断地位经营却到美国上市大把分红提出质疑,包括不少在美上市的大型央企。只不过在当时,中美关系比较稳定,内地还没有科创板,中国也需要在国际资本市场募资的同时向西方学习市场经验,所以这个问题被暂时搁置。从美方的角度看,这也是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霸权体现,它通过这种方式,像抽水机一样,从全球各国市场抽取财富,从而巩固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助长了华尔街金融寡头的贪婪。如今,中美关系也已经深陷新冷战对抗局面,进入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像滴滴这样在中国处于垄断性的掌握着大数据的企业还是美国上市,无论在哪个角度讲,就不仅仅再是企业自己的商业决定,而是涉及到国家利益了。这个时候滴滴依照其投资人意愿到海外上市,就相当于是把通过市场垄断地位从中国市场得来的利润送进了海外投资者的腰包,主要通过中国境内市场投资获益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国家队和个人却失去了这个投资渠道。在当前这个时候,在中美冲突正如火如荼,而且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滴滴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纽约上市,如果说没有“鬼”,鬼都不信!